涂明华院长在大会上作重要报告。报告深刻阐明了校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他强调指出,校风建设是大学学问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学问涵盖精神学问、物质学问、制度学问和环境学问等内容,其中精神学问是大学学问的灵魂和核心。优良校风建设是大学精神学问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一所高校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优良校风的形成必将进一步丰富渝州学院的人文精神,为学院发展注入坚强的生命底蕴。优良校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学问,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如果离开良好校风学风的滋润,学生学习松懈,纪律焕散,正常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都无法进行,就更谈不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建良好校风,是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一个国家的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一个学校也是如此。大学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凝聚力;②教育力;③创造力;④影响力。他说,从大家渝州学院来讲,20多年的发展为学院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土地面积、仪器设备、图书等硬件都已达到升本要求,但App还需加强建设,因此创建良好校风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升本题中之义。紧接着,他对学院校风、教风、学风进行了解读,并且指出,渝州学院以“德技双馨,知行合一”为校风,既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规定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他说,“德技双馨”,即要求培养学生既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又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知行合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有恩在大会上围绕学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他着重强调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认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精神,一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的风尚,这灵魂这精神这风尚是立国立业立校之本;好的学风,对一所学校的科学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阐明了学风是最重要的育人环境,认为风气有正有邪,有好有坏;学风不好,好学生都可变坏。一般家长送子女上学,最看重的是这所学校学风好不好,最怕把子女送到学风不好的学校去。他说,“孟母三迁”这个成语故事众人皆知,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知识的人,被尊为“亚圣”,这和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环境对一个孩子成长十分重要。他还强调指出,学风正人品正,学风浓学业精,学风严考试好,学风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学问,是一种潜规则,是学校的灵魂,是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他阐述了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认为学风建设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持续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好的学风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勤学好问,遵规守纪,尊师敬长,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诚实守信,仪容仪表端庄。他指出学院学风存在的问题时针对性提出了学院学风建设的措施。他强调,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养成教育、勤奋教育、诚信教育、成材教育;要推进宿舍学问建设和校园学问建设 。
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文俊在大会上围绕教风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他围绕“信心、精心、贴心”主题,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明了教师要有固执的敬业精神;从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树立人人成才、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树立人人以“教”为中心走向“教、学、做”并重且以“学与做”为主的教学观,树立听课是学习、读书也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的学习观,树立民主平等、相互信赖、教学相长的师生观等方面强调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从为人师表,刻苦学习,认真教学,勇于实践等环节阐明态度决定一切、改变一切,强调教师要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尤其通过旁征博引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高振东“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苏霍姆林斯基“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等名言,希翼教师具有浓郁的爱生情怀,牢记宽严有度才是爱的真谛,实施宽严有度爱生为怀的教育教学。
机关管理人员代表周筱茵、教学管理人员代表梁志琼、党群系统代表邓美、教师代表李丽艳、学生代表高红霞等,先后在大会上发言。周筱茵同志发言认为,机关作风与教风、学风都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统一步调抓好机关作风、教风、学风建设,力促校风建设;并针对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症下药、切实改变作风的具体措施。梁志琼同志发言认为,只有严抓考风、端正学风、促进教风,才能确保校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而且深刻分析了抓考风、正学风、促教风的极端重要性,谈到要以考风为龙头促进教风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以学风树校风。邓美同志在发言中提出了“文明修身的倡议”,具体提出了加强考风、学风、校风建设的可行措施。李丽艳同志发言中认为,教师是教风建设的承载主体,也是学风建设的引导者和责任者,在抓教风、促学风、树校风中要将教风放在首位。她从以教风促学风树校风方面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高红霞同学认为,只有把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了,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达到“知学、爱学、会学、乐学、学好”的目的。她认为,搞好学风建设,要重视宣传,要坚持以教风带动学风、全方位抓学风、下力气建设好班风。
大会号召,校风建设月活动既要结合学院的达标升本工作,又要结合“提升质量年”活动,全院上下紧密团结,精诚合作,求真务实,力求校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
机关管理人员代表周筱茵发言
教学管理人员代表梁志琼发言
党群系统代表邓美发言
教师代表李丽艳发言
学生代表高红霞发言